水稻分蘖末期→拔节初期田间管理技术

发布时间: 2020-04-21 14:31:00.000

今年天气变化无常,时而高温时而暴雨,水稻田间的管理需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6月末到7月初,大部分中稻正处于有效分蘖末期-拔节初期,此时田间管理的重点为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有效分蘖的稳健生长,为水稻攻大穗打下良好的生长基础。

一、控制无效分蘖

水稻的分蘖只有长出3片叶时自身才开始发根,可以不依赖母茎独立生长,所以,拔节前新生的分蘖至少要达到3叶才可能成穗,对于不足3叶的分蘖均为无效分蘖,应控其生长,将营养供应给有效分蘖。

晒田是控苗最有效的方法:

对长势过旺、叶色浓绿发黑、每平方米水稻主茎和分蘖数达到350棵以上的田块,及时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晒田标准:由轻到重,土面逐渐由小裂缝变成一指宽的大裂缝,稻苗颜色明显变淡,一般晒7-10天。

二、及时追施穗肥

今年水稻插秧晚,分蘖数不及往年,为了加快秧苗生长,很多农户过量施用氮肥,很有可能出现抽穗推迟、成熟度下降现象,鉴于这种情况,建议依据水稻叶色变化适当补施磷钾肥。

三、科学水分管理

分蘖末期,对于长势过旺,分蘖过多的田块应排水晒田,且重晒;进入拔节初期的田块应保持浅水层;对渗透性差的潜育水稻田,应间歇灌水,即先灌地皮水,等水落干后再灌地皮水,后水不见前水,如此反复灌水,利于生根,防止硫化氢、二价铁离子等毒害根系。

四、 加强病虫害防治

拔节孕穗期,应注重钻心虫、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纹枯病等的防治,具体按当地植保部门测报及时进行防治。

文字来源:365益农

关键词:

文件下载

  • 文件大小: 396.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