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此“杂”非彼“杂” 早施对策保丰收
发布时间:
2017-08-11 16:30
来源:
7月份以来,有部分农户陆续反映“Y两优900”大田早熟杂株较多,认为是“杂稻”,怀疑是种子纯度低造成的。为进一步澄清事实,现就袁创种子质量现状以及“杂稻”发生机制、防除措施说明如下。
一、澄清概念,此“杂”非彼“杂”
农户反映的“杂稻”实质上就是“自生稻”,并非Y两优900种子带杂所致。在现代农业生产上,人们把“自生稻”又说成“落田谷稻”、“落粒谷稻”、“再生稻”、“野生稻”、“自生稻”、“大青棵”、“红米稻”、“小红稻”等,还有称为“变异株”、“异植株”的;名称繁多,但实质是指一个意思。“自生稻”并非什么新鲜事物,在中国古代就有记载,古称“稆稻”,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诠释,“稆”,指“谷物不种自生”。为了论述方便,以下我们统一称之为“自生稻”。
自生稻具有经济性状差、落粒性强、种子越冬力强、成熟期早等特点,同时具有杂草特性,与栽培稻争阳光、争养分、争水分;如果发生在生育期较长的超级稻田会显得特别突出。自生稻的传入及蔓延与机械跨区作业携带、收获产生落粒、栽培方式改变及种子夹带等有关,免耕直播和套播稻田不翻耕的环境条件是造成自生稻爆发的主要原因。一般直播田发生重,旱直播发生量明显重于水直播,移栽稻发生较轻,机插稻更轻。但如果移栽稻的秧田没处理好,在秧苗里面发生了大量的自生稻,移栽后则更难辨认是种子带杂还是秧田自生稻所致。
二、袁创种子质量有保障
袁创超级稻公司自2014年以来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种子自大田生产至出库的全过程质量监控程序,并制订了高于国家标准的种子质量企业标准,即所有批次的种子纯度必须达到98%以上才允许出库(国家标准为96%)。从袁创公司品管部了解到,近3年的种子质量检验报告显示:袁创公司所有出库的种子纯度均达到98%以上(纯度高于99%的种子量占到了6成以上,最高达到99.6%),这个质量标准已经远高于国家标准,完全值得全国经销商和农民朋友的高度信赖。同时,袁创公司具有国际领先的科学技术水平,严格执行现代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所以对于袁创种子质量我们应有十足的信心。请大家信任袁创、支持袁创、遇到问题找袁创,袁创公司将与你一路同行,并为所有关注我们的朋友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三、“Y两优900”直播田“杂稻”的实质就是“自生稻”
Y两优900是一个超高产、高抗倒、品质优,并具有强大杂种优势的品种,是广大农民朋友直播栽培的首选品种。早在2015年前,湖南的农民朋友就已广泛使用Y两优900直播栽培,发现在直播稻田里有大量的早熟杂株。经公司技术人员指导辨认和有关部门的调查核实,湖南农民朋友大都认识清楚了自生稻的发生原因和危害,并能在直播或播种育秧前对田间自生稻做适当处理,自2016年以后就再也没有发生类似情况了。
直播稻种植方式轻简、方便、高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随着Y两优900、Y两优957、Y两优911等直播品种的成功选育,直播稻栽培面积迅速扩大,现已跨过长江,向北发展到了湖北、安徽、河南等省,这里的农民朋友对直播田自生稻的发生规律认识不足,播种前未及时做好落田谷稻苗的清除、处理,导致大量早熟自生稻杂株危害,并误认为是Y两优900种子混杂所致。
袁创公司首席科学家邓启云老师亲自带队实地调查后发现:①早熟杂株均为自生稻,少的百分之几,多的田块高达30%以上;②自生稻较多的田块主要是Y两优900直播田,育秧移栽田也有少量发生,特别是上一年种了晚稻或直播稻的田块偏多;③被调查田块的Y两优900实际种子纯度为98.7%,种子带来的杂株率只有1.3%,因此大量的早熟杂株与Y两优900种子纯度并无关系;④Y两优900是目前杂种优势最强的品种,如果农户对自生稻发现早,并及时处理、追施穗肥或粒肥,通过充分发挥Y两优900强大的杂种优势,可以很大程度弥补自生稻带来的产量损失。
根据耕作方式不同自生稻主要可分为两大类:
1.上年杂稻落粒污染。直播环境条件下杂稻自生,一是由于杂稻易落粒,水稻收获前已有10%~20%的杂稻自然落粒于地表;二是收获机械也会有3-5%的稻谷落粒。据试验,落在田间表层到土表下20厘米土壤中的杂稻种子,下年发芽率仍可达65.8%~66.3%,在麦套稻、直播稻等免耕直播的条件下,上年落在田间的杂稻种子不能被深埋地下,容易萌发出土,形成自生稻。
2.使用上年杂稻落粒污染的田块做秧田。水稻落谷后,田间原有的稻种在适宜的条件下,和正常的栽培种一起萌发。自生稻种子生长出的秧苗与栽培种生长出的秧苗无异,往往会被按正常苗移栽到大田。直至水稻分蘖后期,典型特征才会表现出来。这部分的自生稻往往都生长在”穴”内,不在行间,很容易误认为是种子所带杂株。
四、“自生稻”的特征特性
1.自生稻苗期叶形细长,叶色较淡,部分稻株叶鞘紫色;拔节后叶片细长披垂,在田里长得快,拔节早,分蘖力强,生长高大;有的叶片宽而略披垂,在田间分布不均匀,有明显的成片分布现象,多成点片状发生。
2.一般比正常稻子成熟早,但也有的特别迟,有的不育。
3.不同类型的自生稻,一般在9月底10月初就落粒一半以上。目前生产上大量发生的自生稻籽粒多偏红,因此有人将其称为“红粒稻”。
4.同一地区不同田块自生稻发生有轻重之分,有些田块严重,有些田块很少发生。沙土发生较重,粘土地区很少或基本不发生,可能与土壤粘重,自生稻难以出苗有关。
五、“自生稻”防除方法
1.播种前深耕深翻。采用免耕、少耕直播或套播种植水稻的田块,最好2-3年深耕翻一次,耕深在10厘米以上,这样可以有效的控制自生稻的发生和危害。翻耕的目的是将落入田间的自生稻深埋于耕作层下,不至于翌年萌发。在耕田前,先对田块进行灌水,浸泡田块2天左右后再将水放干,7-10天后自生稻种子已吸水自然发芽,此时翻耕,已发芽的种子被埋在地下无法生长;如果再次实行灌水、排干、自然发芽、翻耕的步骤一次,将会从根本上消除自生稻的危害。
2.人工拔除。直播稻田,由于大多采用免、少耕播种的方法,头年落入田间的自生稻种子不能被深埋入土下,容易萌发出土,而且直播稻田前期肥水管理对水稻出苗和生长非常有利,自生稻能和播种的水稻一起萌发和生长。在正常栽培的水稻拔节、抽穗前,这些自生稻在田间通常株高较高,特别是在其刚开始抽穗时,在田间很显眼,容易识别,便于拔除。而到正常栽培的水稻抽穗后,特别像Y两优900这样的超级稻,抽穗后生长势非常强,而这些自生稻往往生长较弱,会淹没入超级稻群体中,不便于查找和拔除。对于与栽培稻同时抽穗或者抽穗更迟的自生稻,最好也能及早拔除,以免影响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特别是一些叶片宽大、植株繁茂的自生稻,即使与栽培的水稻同时抽穗,也通常会在收稻前提早落粒,成为来年的自生稻种源。
3.改变种植方式。对发生自生稻严重的直播田块,仍应恢复育苗人工移栽的耕作方式,也可采用机插秧方式移栽水稻,但要务必控制好秧田自生稻发生。这样既能防止自生稻的危害,同时采用机插秧又能省工节本,提高产量。
4.化学防除。对深耕整地后的移栽水稻,水稻移栽活棵后用含乙草胺等成分的移栽稻田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能抑制残留田间的自生稻种子萌发,这也是多年来移栽稻很少发生自生稻的主要原因之一。
六、补救措施
1.早熟自生稻株较少的田块,人工拔除的同时注意在主茎幼穗分化三期左右施用适量穗肥,一般每亩施尿素3-5公斤,复合肥8-10公斤,钾肥7.5公斤。
2.早熟自生稻株较多的田块,应在主茎幼穗分化三期左右重施穗肥,充分发挥Y两优900强大的杂种优势,弥补因早熟株带来的产量损失。一般每亩施尿素6-8公斤,复合肥10-15公斤,钾肥7.5公斤。但主茎幼穗分化四期以后,只宜施用3公斤左右的尿素和7.5公斤钾肥做保花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