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苗床病害、杂症全攻略

发布时间: 2020-05-11 09:37:00.000

    当前已进入种植季,后台出现很多关于水稻苗期的相关提问,现将水稻苗期要注意的问题、常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与各位一起分享。
    一、白苗,白芽
    1、地膜揭膜过晚,膜内高温高湿,供氧不足导致白芽。应及时揭膜晾床,降低床内温度,使白芽绿化,促进根系发育。
    2、覆土过厚或顶盖导致白芽。对于这种只要不是湿度过大,不需要处理可以正常转绿。
    3、其他原因包括:连续低温、阴雨;封闭药害初期表现白苗,蹲苗;床土内有残留除草剂,产生药害;苗床碱性大、水偏碱、使用草木灰等使秧苗营养不均;施入未腐熟的有机肥腐烂缺氧,影响秧苗。
    二、不出苗原因
    1、种子处理不当导致,如晒种时烫伤种子、浸种时药剂使用不得当、催芽时操作失误造成伤热等。
    2、覆土过薄,浇大水后易把覆土冲走,露籽。
    3、壮秧剂过量、未拌匀、拌土量过少,导致烧籽烧芽。
    4、苗床封闭药害,育苗土残留药害。
    5、掺入了未腐熟的农家肥。
    6、绵腐病,稻苗幼芽长到1.5厘米长时最易发生此病。
    7、苗床温度低、湿度大,造成粉籽、烂籽。
    三、出苗不齐
    1、主要是催芽不好或播哑谷干谷,苗床底水不足,温度控制差,覆盖土不严种子外露等造成。
    2、解决措施:
    (1)浇足底水,避免出现“干芽”现象。
    (2)盖好芽谷,确保种子不外露。
    (3)适期播种,播后迅速盖膜,提高保温效果。
    (4)控制好低温或高温高湿缺氧造成的出苗不整齐或不出苗现象。
    四、死苗
    1、苗床选择不合理和质量差;肥料不均匀或未腐熟产生肥害;长期覆盖高温烧苗;立枯病死苗等原因造成死苗。
    2、解决措施:
    (1)选保水保肥力强的苗床地,精细整地。
    (2)在播前施足肥料,禁止在播种前临时施用未腐熟农家肥,避免烧根烧芽、烂种死苗。
    (3)严格控制温度,通风适宜,防止高温烧苗。
    (4)重视立枯病防治,在床土消毒和秧苗在1.5―2.5叶立枯病发病期抓好控水,发现立枯病,立即防治。
    五、绵腐病
    1、绵腐病常见于苗床,播种后7天左右显症,起初在颖壳破口或幼芽基产生乳白色胶状物,随后向四周放射长出白色絮状菌丝体或幼芽枯死。秧田初期点片发生,遇低温绵雨或厢面长期淹水,病害会迅速扩散,造成全田性死苗。
    2、预防措施:
    (1)播种后至现芽前,秧田厢面保持湿润,不能过早上水至厢面,遇低温下雨天短时灌水护芽。一叶展开后可适当灌浅水,2叶期-3叶期以保温防寒为主,要浅水勤灌。如遇寒潮来临要灌“拦腰水”护苗。
    (2)播种前需进行苗床消毒。一旦发现病株后,应及时施药防治。亩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00倍液或6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硫酸铜1000倍液均匀喷施。绵腐病发生严重时,秧田应换清水两三次后再施药。此外,亩撒草木灰15公斤-25公斤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六、恶苗病
    1、恶苗病最明显特征是病株细长,颜色淡黄。
    2、预防措施:恶苗病由种子传播,带菌种子是恶苗病侵染来源,严格实行种子消毒是防治此病害的措施。
    七、烧苗、冻苗、药害
    1、烧苗指的是施肥过多引起的。施肥过多往往整床或出苗不齐、不出苗或出苗后立针期开始不长,一般根系小、黑、不扎根。这样的苗只要在不受冻害的前提下,白天多浇水揭膜,再浇水再揭膜,反复进行,使苗床的肥洗掉一部分,促进扎根,发新根。
    2、受冻害的稻苗一般稻叶变成水浸状的浓绿色,经过太阳晒后就变黄变白。寒潮来临头一天浇水就可以有效地减轻冻害的发生。
    3、出现药害时在不影响稻苗生长的前提下应加强通风,尽可能降低苗床的水份,减少秧苗对药的吸收。
    八、多磷症
    1、症状:秧苗第2片叶长出后,第1片叶从叶尖开始全部变褐,严重时第2片叶叶尖部分变褐,第3片叶始终保持正常,变褐的叶片还舒展正常。
    2、防治:水稻磷元素过多一般诱发缺锌,多磷症一旦发生,是不可逆的,温度管理上只要按照生育进程要求进行即可。
    九、褐斑病
    1、症状:通风过程中,徒长的叶片相互磨擦产生伤口,细菌侵入,上部叶片边缘和叶面出现褐色病斑,底部叶片一般不发病。
    解决方案:药物使用噻夫酰胺、噻森铜或硫酸链霉素等。通过加强管理,预防秧苗徒长,可杜绝褐斑病发生。
    十、立枯病
    1、立枯病在苗床上发生多表现为一簇簇的,秧苗黄绿相间,发病时期多在一叶一心到二叶一心之前,病苗失绿枯黄,稻苗心叶尖上没有水珠。把病苗连根拔起,根和茎的连接处掰开看,茎的中心变黑是立枯病。
    2、防治水稻立枯病要以预防为主,控制幼苗徒长,培育壮秧,增强植株抗病力。
    (1)床土要调酸,主要是使用调酸、消毒、杀菌壮秧剂达到调酸、消毒、杀菌作用。
    (2)使用杀菌剂能够有效的防治立枯病。
    十一、青枯病
    1、症状:叶片打绺,变青绿色,逐渐枯死。青枯病多发生于三叶期前后,在苗床上成片发生,叶片卷曲青枯,可连根拔出。青苗期间水分管理不当通风不及时且持续低温后突然高温,昼夜温差变化大,易发生青枯病。
    2、防治措施:
    (1)此病主要掌握催芽技术和加强苗床管理,催芽温度严格控制,稻芽催芽要整齐粗状,不可过长。
    (2)播种密度适当,覆土不能太厚,早炼苗,秧苗一叶一心期开始通风练苗,一般晴天9-10时开始通风,14-15时闭膜保温,插秧前3-5天可以昼夜通风或撤下棚膜。
 
 
来源:图片及内容来源于网络,由365益农综合整理编辑。
 

关键词:

文件下载

  • 文件大小: 677.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