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孕穗期管理措施

发布时间: 2020-04-23 14:32:00.000

水稻的长穗期是孕穗期,也是水稻拔节和生殖生长的时期。管理时要加强根系,壮秆大穗防止水稻开花退化,为高产量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水稻孕穗期管理措施有哪些?

浅水灌溉

在分蘖后期,有必要及时灌溉,促进水稻小穗的分化,以避免田间水分不足影响小穗的分化和发育。为了防止小穗退化,促进小穗分化,应浅水灌溉,避免过多的水分。可以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保持根系活力,这有利于利于壮秆大穗。分蘖后期晒田的,在水稻抽穗分化时要及时进行灌溉,灌水宜浅水勤灌,避免水分过多或水分不足影响。

孕穗施肥

穗肥通常在抽穗前20-25天或拔节后15天施用。穗肥通常基于氮肥尿素,每亩约15千克尿素,并加入适量的钾肥8-10千克。它可以巩固每亩的穗数并增加每穗的小穗数。同时,它可以有效地防止小穗退化,为增加粮食重量和促进后灌浆奠定基础。

预防病虫害

通常需要把重点放在防治害虫如稻瘟病、稻飞虱或水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等害虫上。或结合水稻的整体防治,在拔节期和孕穗期喷施苯甲嘧菌酯或己唑醇等药剂加烯啶吡蚜酮或康宽或9080。可与野外病虫害的发生相结合,选择正确的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

总之,水稻长穗期要加强水肥管理,浅水勤灌,适时追施穗肥,防治好田间病虫害,以利壮秆大穗,提高产量。

 

来源: 中国三农网

关键词:

文件下载

  • 文件大小: 14.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