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稻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 2020-03-30 15:26:00.000
1、用种量及播种期安排
(1)用种量:水田育秧人工移栽方式每亩用种1公斤左右,机插秧和抛秧方式每亩用种2公斤。
(2)播种期:为确保前季稻收割后的再生稻有较长的生长发育时间,并能确保在9月中旬安全齐穗,两季获得高产。湖南播种时期一般为3月下旬,选择“冷尾暖头”晴天播种为宜。
2、浸种催芽
采用“一浸多洗”或“少浸多露”的方法催芽,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1)首先用清水浸泡5分钟左右,把浮在水面的秕谷和黑粉病粒去掉,洗净种子。
(2)浸种催芽过程:用5克强氯精加咪鲜胺兑水浸种1.5公斤消毒4-6小时,切莫浸种时间过长,以免影响发芽率;浸种后用清水洗干净,然后放在通风透气的容器内准备催芽;春季3-4月份播种,注意保温(最好采用温室)催芽;在催芽过程中,若谷壳显白时用清水浸10分钟左右,沥干水后继续催芽;当种子破胸整齐后,摊凉,准备拌种。
3、药剂拌种
当种谷破心露白时,每公斤种子用‘优拌’(60%吡虫啉FS)2g有效成份+碧护0.2克拌种。拌种方法:将10毫升优拌(1包)+1克碧护(1包)溶于100毫升水中,充分搅匀后,倒入已催芽的5公斤种子中(干种子量),摊开放置4-10小时后播种。
4、播种育秧
(1)根据不同移栽方法采用相应的播种育秧方式。
(2)水田育秧人工移栽方式,每亩秧田播种量不超过13公斤。
(3)软盘育秧抛秧方式,每亩大田需用308孔的塑料软盘70个。
(4)机插秧采同大棚育秧、温室育秧、大田秧厢盖膜均可。根据插秧机株行距与育秧盘规格,计算每亩育秧盘数与每盘播种量,利用播种机播种。
(5)根据早稻育秧的技术对秧苗进行管理,及时施用断奶肥、送嫁肥,同时注意病虫害防治。
5、适时移栽
(1)抛秧秧龄20-25天,机插秧秧龄18天左右,人工插秧秧龄不超过30天。
(2)移栽密度:抛秧每亩17000蔸秧以上(抛秧要留工作行);机插秧5×8寸或4×9寸每蔸插2-3粒谷苗;人工插秧5×8寸,每亩插17000蔸以上,每蔸插2粒谷以上的苗。
6、施肥与管水
头季稻的苗穗结构不仅是头季稻的产量基础,也是再生稻苗穗基础与产量基础。因此,必须重视头季稻的肥、水管理。
(1)底肥:每亩大田施15:15:15(N:P:K)30-40公斤(高肥田30公斤,中、低肥田40公斤)。
(2)分蘖肥:移栽后5-7天内,结合施用除草剂、每亩追施尿素8-10公斤、加蔸都发200克、俄罗斯硅肥5公斤。
(3)穗肥:晒田复水后,在主茎幼穗分化3期左右,每亩追施4-6公斤尿素加8-10公斤钾肥。
(4)头季稻管水:浅水插秧,有水返青,浅水或湿润促蘖,必须晒田控苗(根据苗情,分别采用重晒、轻晒措施),有水孕穗与抽穗,齐穗后必须干干湿湿灌浆,施腋芽萌发肥后必须让田间自然落干、晒田;收割时机械不下陷。每次打药施肥田间应有适当水层。
7、施用除草剂
严格掌握除草剂的选用、施用时期、施用浓度,控制除草剂对水稻的为害。
(1)抛秧田、机插秧:每亩用40%苯噻酰磺隆WP40克移栽后5-7天内拌肥料撒施,保水至自然落干。
(2)人工移栽田:每亩用20%乙苄40克,在移栽后7天内拌肥料撒施,保水至自然落干。
8、头季稻病虫防治
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稻飞虱、螟虫等危害,不仅造成头季稻减产,而且影响再生芽的萌发。根据当地病虫情报,可参考如下防治方法:
第一次:优作(12%甲维盐·氟苯虫酰胺)20毫升/亩+25%骇浪(25%吡虫啉)16克/亩+品典(5%己唑醇)40毫升/亩+玛粒20毫升。
第二次:优作20毫升/亩+40%享尔(40%丁香菌酯·戊唑醇)30毫升/亩+25%飞避(25%呋虫胺)20克/亩+加收热必(22%春雷霉素 三环唑)30克/亩+玛粒20毫升。
第三次:优作20毫升/亩+10%稻青(10%吡唑醚菌酯)60毫升/亩+25%飞避30克/亩+碧护(植物生长强壮剂)4克/亩。
再生稻:再生稻一般不使用农药,如发生稻瘟、飞虱等,可使用:稻青 60毫升/亩+飞避30克/亩+优作20毫升/亩+玛粒20毫升。
9、头季稻的收割
(1)在头季稻成熟度为九成至九成五熟时收割;头季稻一定要活杆青杆收割。
(2)收割时稻田要求较干,能承载起收割机,不能让稻桩压入泥中,以免损坏稻桩。收割机装有秸杆粉碎机,防止稻草覆盖稻桩。
(3)机收时尽量减少机械对稻桩的损伤。收割后1–2天适当清理覆盖在稻桩上的稻草。
(4)留桩高度可根据收割期确定,8月15日前收割留桩30厘米左右,8月15日后收割留桩高度可提高至35厘米。
10、再生稻施肥与管水
(1)头季稻收割前7-10天,每亩施尿素10公斤作“促芽肥”。收割后3天左右每亩施尿素8~10公斤,钾肥5公斤作“发苗肥”,争取多发再生苗,提高再生苗成穗率,增加有效穗。当再生稻抽穗50%左右时,每亩用“九二零”1-2克,加磷酸二氢钾100克兑水30公斤喷施,促使抽穗整齐,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2)再生稻怕水淹,水淹老禾蔸腐烂;再生稻也怕干,干旱没有再生能力。因此,再生稻头季收割后立即灌浅水,再生苗齐苗后采用湿润灌溉,孕穗期、始穗至齐穗期灌浅水,齐穗后湿润管水,成熟前7天断水。
11、再生稻病虫防治
再生稻一般不使用农药,如发生稻瘟、飞虱等,可使用“稻青60毫升/亩+飞避30克/亩+优作20毫升/亩+玛粒20毫升”防治。
12、再生稻收割
头季稻稻桩的上部节位腋芽出苗早,生育期较短,下部节位腋芽出苗迟,生育期较长;机收碾压区和非碾压区再生苗成熟不一致。这些特性决定了再生稻群体的再生穗生育期长短不一致,抽穗成熟期参差不齐,为了提高再生稻稻谷成熟的整齐度,应视整个群体成熟后再收割,一般可在10月中、下旬收割。
关键词:
文件下载
-
文件大小: 703.5KB